前進大林蒲,金甘蔗冒了煙
發源於橋頭,金甘蔗影展在2012年邁入第七屆,並將於1月15日(日)正式展開。有別於國內外多數影展以「選片放映」或「單元競賽」為主軸,金甘蔗主打的是「在地拍攝」。經過六年的試鍊,除了延續過去的影展規則,今年更強調地方議題的關注,把焦點鎖定位於高雄小港區、受到各式重工業廠房包圍的大林蒲。
談及對影展的期待,策展人劉秋兒在影展論述中表示,金甘蔗可以「每年用20組鏡頭去關注一個小地方,但不能只把它當做舞台或背景」。今年共四十多組團隊報名參加,入圍的二十組有來自比利時、香港、中國和台灣的團隊。
六年前因緣際會進入橋頭,知名電影人柯淑卿和橋仔頭文史協會在社區工作坊期間,「意外玩出」金甘蔗。她表示,往年的機制使得團隊在影展期間完成的作品,以劇情片居多,但也都有「紀錄的性質」。「拉開時間來看,金甘蔗就是年度現象,記錄了這一、兩百個人,在這裡想些什麼。」
非典型影展再進化
今年的影展方向,其實源自籌備期間的諸多挑戰。包括近年主要的執行團隊離開、藝術家鄭勝元接任理事長等人事變化,影展因而進入重整階段。「這一屆的權責基本上並不清楚,當然有些東西跟以前一樣,但我們會根據大林蒲的狀況做一些調整。」現地策展人蕭立峻策展人表示。
從事影像行動的「海馬小組」,2011年因為紀錄片《紅毛港家變》的導演王振宇和朋友的引介,海馬小組開始接觸與紅毛港地緣關係密切的大林蒲,而開始了一系列在地活動,包括:公民記者訓練、攝影班、老照片影像展、青年營和初步的社區訪查。紀錄片導演林聖翰(現就讀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記錄研究所)和大林蒲在地居民阿雄便在過程中扮演關鍵的角色。「那時候阿雄來找我聊天,最常談的便是家鄉的環境問題,他常想在這些事情中,影像和藝術能扮演什麼角色。」林聖翰說。
大林蒲具有特殊的人工/自然地景,凸顯台灣產業發展的脈絡。因蓄積廢棄爐渣而形成奇異顏色的堤內藍海,近日登上新聞版面,為團隊提供拍攝素材。轉型中的金甘蔗影展,透過影像工作者和居民的連結,進一步思考如何用影像探索社區和環境議題。
從問題到行動,從「毀滅之旅」進入地方
海馬小組的成員蕭立峻,現就讀清大人類學研究所,也是紀錄片工作者,曾以記錄橋頭塗鴉少年的影片《這是三小?》獲得第四屆金甘蔗影展首獎。他今年首度和主辦單位金甘蔗影展協進會合作,負責協調在地人力和資源,規劃安排影展期間的拍攝和食宿事宜。
8月開始,蕭立峻在大林蒲社區舉辦「金煙囪」影像工作坊,學員們也組成一隊報名金甘蔗影展。好奇的居民陸續來到位於鳳林宮對面的工作站詢問,有些更留下資料,要報名當演員。鳳林路上的老字號泰興書局老闆伍雲龍便鼓勵:「年輕人應該多走出來」。12月蕭立峻與幾位大林蒲在地居民持續討論,以另類導覽行程「毀滅之旅」為主題,帶領二十幾位影展志工進入社區,體驗認識大林蒲。
影展將在1/15(日)下午一點半,於橋頭福德祠前廣場舉辦開鏡儀式。活動預計於三點半結束,然後由主辦單位率領20組入圍團隊,搭乘三台遊覽車一同「前進大林蒲」,展開七天七夜的影展。五天後,決審評審也將於1/20(五)下午兩點前報到,展開兩天一夜的「短暫駐村」,親身體驗在地生活、到各團隊探班交流,以及馬拉松式的看片評審。
這次的評審包括資深紀錄片導演胡台麗、林靖傑、顏蘭權、柯淑卿和金鐘影帝吳朋奉,伴隨團隊和民眾一起前進影展的高潮。於1/21(六)晚間六點開始,在大林蒲鳳林宮前廟埕舉辦作品首映和頒獎典禮,熱鬧度過農曆年前夕。
延伸閱讀:
- 【放映週報】〈前進大林蒲:2012年第七屆金甘蔗影展的挑戰與轉變〉http://funscreen.com.tw/feature.asp?period=339
- 金甘蔗影展部落格:http://goldensugarcane.pixnet.net/blog
- 第七屆金甘蔗影展策展論述:http://blog.xuite.net/dogpig.art/xox333/51593768
- 相關照片,歡迎取用(請註名出處)https://picasaweb.google.com/psylibra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