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橋仔頭糖廠為基地的金甘蔗影展,似乎被周圍的工程建設慢慢蠶食,每一分一秒的建設都具時代性迫害的意義,捨棄了文化歷史的尊重與關懷,取而代之的是商業開發與經濟建設。

昨日才呼吸過的新鮮空氣,今日卻需遮住口鼻快速通過;昨日才碰觸過的一磚一瓦,今日都已成廢棄的碎片;昨日才看見過的樹影落葉,今日卻都建設起與地景衝突的建築;昨日孩童口中的美麗藝術品,今日卻以各種理由被移除了。

「金甘蔗影展」不單只是一場台灣電影的新創作,她還是淬鍊在地人生命歷練的一個重要的契機。在這創立過程裡,實踐的力量無形中撫平了這座百年工業遺址的歷史裂縫,希望這歷練也讓各位努力耕耘的電影人重建對土地的認知與情感,篤定地確認自我生命中的熱忱與渴望,在這其中總有朋友拿酒彈音樂分享,再配上四處粗暴施工的現場。真的,很屌!如果大家錯過了,這輩子絕對不會有第二次的。

當大家在談論文化創意產業和金甘蔗影展,這樣引起他們好奇的組織活動,常說組織的發展和黑道組織的擴張是一樣的,為了生存。但是我們為什麼生存呢?為什麼要這樣生存?為什麼在這裡生存?相信一種價值?像出家人的相信,像基督教徒的相信?

出家人除了唸經還得去托缽,摩門教徒總是騎著單車四處傳教,他們將他們相信的分享給所有人,他們以愛為名,以永生為名,以慈悲為名,以他們所相信的為人們提供服務,包括生老病死。

如果他們也是一種專業者,信仰與價值就是他們最核心的專業,傳教與頌經就是社區參與方式,法會與望彌撒就是一場文化活動,他們沒有不可以做的事,或做不到的事,除非這不符合他們的信仰與價值。相信有願就有力,相信奇蹟會出現,我們的工作視為一項入世的修行。

我們相信什麼?環境永續/文化資產/土地認同/社區民主/社會正義/藝術人文,絕大多數的時間我們應該比較像是塊海綿而不是像一塊石頭,我們能做一點小小的工作是因為總體社會累積促成的。絕小部份是我們力挽狂瀾自以為是的,我們面對的事情在教導我們,也在成就我們的修行,像海綿一樣開放接受,像石頭一樣頑抗堅持。

我們的代工服務就像摺蓮花傳福音,我們的社區理解與服務不是一種或然而是一種必然,這座道場(橋仔頭糖廠)是公共的,是眾生的。我們盡一份心力,讓這個場所更接近理想的想像。

心底還是有一種淺淺的感嘆,原本擁有最佳復古懷舊風的日式房舍,被怪手拆除了;原本芬多精四溢的蓊鬱林地,被推倒了;原本設置許多公共裝置藝術的作品,被來來往往的工程車給遮蔽了,甚至已蒙上厚厚的一層塵土。難道這些才是大家想要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