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國際團隊要求,報名截止日期順延至11月27日。

報名收件日期:2013年11月15日至2013年11月27日晚上12:00整

初選結果公布:2013年12月5日

影展活動日期:2013年1月19日~2014年1月26日

全球首映日:2013年1月25日

 

中文版報名簡章請點我

The English version application (please check here)

文章標籤

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從高雄出發,317到林邊」跨過高屏溪,走向全台灣。

 

金甘蔗影展自第七屆「前進大林蒲」即以每一年關心一個地戶為年度主題,繼第八屆「影到美濃」之後,第九屆即將跨越全台灣最大河域的高屏溪,同時到與高雄緊密相繫的屏東縣林邊鄉,藉由貫穿二地的國道3號與台17縣,往南邁出全台灣移地舉辦的第一站,故名為「317到林邊」

 

金甘蔗影展希望藉由電影凝聚在地居民的心力,讓影象對觀者而言具有更多存在的意義。我們把影像工作者帶到林邊現場,讓在地居民與影像進行交流對話,同時透過區域自身所蘊含的人文記憶裡,共同討論當下林邊所面對的各種境況,將一些遙遠的、甚至被忽略、遺忘的地方、記憶用電影語言再次相互串連起來,同時企圖跨越行政界線將每個地方地方串連起來。

 

旅行是為了回家,所有電影工作者和旅人,或是出外人,心中都有一個家。金甘蔗影展是個電影製作的旅程,旅行的目的地在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地方,藉由電影的製作與在地連結出新的想像與鄉愁,是在地人的,也是自已的。

 

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應國際團隊要求,報名截止日期順延至11月27日。 
  2. 報名收件日期:2013年11月15日至2013年11月27日晚上12:00整
  3. 初選結果公布:2013年12月1日
  4. 影展活動日期:2013年1月19日~2014年1月26日
  5. 全球首映日:2013年1月25日

中文版報名簡章請點我

The English version application (please check here)

報名簡章僅接受PDF檔案格式,請參賽團隊記得轉為PDF!


文章標籤

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英靈殿,位於美華路上的一間小廟,算是角頭廟,廟宇雖小,但外觀造型特殊,因為地權緣故,從沒改建過的英靈殿,也意外保留了舊式的建築風格。                                                     

廟宇的年代已經無人知曉,連耆老都說不清楚,廟中祀奉主神是「潘府千歲」,人稱「千爺公」。英靈殿因複雜的地權無法重建,保留了舊式建築風格成為特色。卻也因年久失修,廟的牆壁早已簍空,只剩下薄薄的一層表皮,牆身下半部是過去的洗石子風格,上半部漆成白色的水泥部分已嚴重泛黃。神桌的下方有一個小洞,洞前擺放著香爐跟水果,廟婆說這是旁邊的側門關閉時,給虎爺出入用的。

 林仔邊()在漢人移居此地之前,是平埔族放索社的祖居地和活動範圍,廟婆根據身材高大、輪廓深拗的外形判斷,判斷現在水利國小旁靠海岸附近的住戶,可能是平埔後移裔,她推測潘府千歲也是平埔族放索社原住民,例如南平一代就有許多祀奉潘府千歲的廟宇,當然這是廟婆的推測;而一位從事廟宇研究多年的老師也認為潘府千歲是原住民轉化而來沒錯,但應該是來自於別處的原住民,而非在地人。實際情況為何,還得進一步探索。

(註)林邊早期樹林茂盛,因漢人移民選在樹林邊建立開闢家園,因此取名「林仔邊」,約在清乾隆年間形成聚落。

                                                                                                                                                                                                                                                           (圖文提供: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永樂村-英靈殿.JPG                                                                                                 

文章標籤

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林邊鄉目前最熱鬧的中山路 (台 17 線)一段,轉入美林路上若仔細留意周 一段,轉入美林路上,若仔細留意周遭的建築, 可以看見一棟大門深鎖陳舊樓房,相較於兩旁建築,規模不算小,但牆壁早已斑駁, 看得出有一段歲月。這棟建築就是日治時期在林邊小名氣,也是最大的酒家─「朝日酒家」。朝日當時由當地謝姓望族子弟所經營, 經營的時間是 1937 -1945 年,也就是民國 26 年至 34 年。

曾在林邊紅極一時的朝日酒家,建築是RC加強磚造,一樓是接待大廳,二樓是舞廳,二樓處為天井,兩旁是小房間,這當時是林邊最大的酒家,約有二十名的藝妓,多半是林邊在地人。

酒家產業的興起與衰弱代表的是當時台灣整體產業轉型的軌跡,朝日酒家興盛的年代,正是日治時期,當時林邊的望族頗多,生活富裕,在屏東地區算是相當繁榮的鄉鎮。但酒家所涉及的關係複雜,並非一般所謂的正派經營,朝日酒家的收入也是大起大落,終於在日本戰敗的那年決定中止營業。

講到朝日酒店,就不能不提林邊眼科,更不能不提醫師─楊友香。佳冬楊家古厝的子孫楊友香,年輕時曾在日本長崎大學附設醫院當過眼科醫師,後來日本戰敗後就回到台灣,台灣光復初期,全台灣眼科醫師不到100人,屏東縣眼科醫師才5、6人,當時台灣砂眼及眼臉內翻症流行,所以楊醫師選在民國35年返國認為林邊商機無限,就買下朝日酒店,掛起「林邊眼科診所」招牌執業,取名「林邊眼科診所」。把燈紅酒綠的地方改為懸壺濟世的診所。楊醫師接手後,並沒有做太大改變,只有把天花板和二樓地板及大廳樓梯改為水泥,後來一樓作為診療室和廚房,二樓不做使用,但內部仍是酒家的格局。

楊友香的父親楊阿連,以及哥哥楊友登,都曾任佳冬鄉長,也算是政治世家。不過因為經歷228事件,楊友香對於政治並不感興趣。更重要的是,楊友香還曾與台灣獨立之父─彭明敏有過一段淵源,當彭明敏還在日本時,遭到盟軍轟炸而被炸斷左手臂,那時他擔任長崎大學救護隊醫師,率領護理人員搶救傷患,為彭止血和包紮,雖截肢能保住性命。

1915年出生的楊醫師一直到八十多歲都還在看診,雖說台灣健保制度實施後,他因沒加入健保而生意清淡,而現在林邊眼科早已不再營業,這棟樓房建築也因此成為閒置空間,供人憑弔。(圖文提供: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永樂村-朝日酒家-林邊眼科  


文章標籤

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張行政區圖,是由屏東縣林仔邊文史保育協會所提供,標示著構成林邊鄉的10個小村位置,根據協會已完成的田野調查統計,幾乎每一個角落都有屬於這塊土地的小故事,而且不只一個。(因此林仔邊的文史工作者稱:「林邊故事鄉」)如果參賽團隊在影展正式展開之前,還無法親至林邊鄉,就先透過一張張圖片慢慢認識這些純樸的村落、善良的鄉親~~

(最近記得常來金甘蔗的部落格、臉書逛逛喔! https://www.facebook.com/9thgoldensugarcanefilm )

  林邊鄉行政區圖.JPG    

 


文章標籤

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會報告~大會報告~

2014第九屆金甘蔗影展

為了讓報名團隊有更充裕的準備時間,

報名截止日期將延長一星期,請有意報名參賽團隊注意!

詳細內容請點進以下連結查看:

http://goldensugarcane.pixnet.net/blog/post/41287165


文章標籤

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