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從林邊鄉目前最熱鬧的中山路 (台 17 線)一段,轉入美林路上若仔細留意周 一段,轉入美林路上,若仔細留意周遭的建築, 可以看見一棟大門深鎖陳舊樓房,相較於兩旁建築,規模不算小,但牆壁早已斑駁, 看得出有一段歲月。這棟建築就是日治時期在林邊小名氣,也是最大的酒家─「朝日酒家」。朝日當時由當地謝姓望族子弟所經營, 經營的時間是 1937 -1945 年,也就是民國 26 年至 34 年。

曾在林邊紅極一時的朝日酒家,建築是RC加強磚造,一樓是接待大廳,二樓是舞廳,二樓處為天井,兩旁是小房間,這當時是林邊最大的酒家,約有二十名的藝妓,多半是林邊在地人。

酒家產業的興起與衰弱代表的是當時台灣整體產業轉型的軌跡,朝日酒家興盛的年代,正是日治時期,當時林邊的望族頗多,生活富裕,在屏東地區算是相當繁榮的鄉鎮。但酒家所涉及的關係複雜,並非一般所謂的正派經營,朝日酒家的收入也是大起大落,終於在日本戰敗的那年決定中止營業。

講到朝日酒店,就不能不提林邊眼科,更不能不提醫師─楊友香。佳冬楊家古厝的子孫楊友香,年輕時曾在日本長崎大學附設醫院當過眼科醫師,後來日本戰敗後就回到台灣,台灣光復初期,全台灣眼科醫師不到100人,屏東縣眼科醫師才5、6人,當時台灣砂眼及眼臉內翻症流行,所以楊醫師選在民國35年返國認為林邊商機無限,就買下朝日酒店,掛起「林邊眼科診所」招牌執業,取名「林邊眼科診所」。把燈紅酒綠的地方改為懸壺濟世的診所。楊醫師接手後,並沒有做太大改變,只有把天花板和二樓地板及大廳樓梯改為水泥,後來一樓作為診療室和廚房,二樓不做使用,但內部仍是酒家的格局。

楊友香的父親楊阿連,以及哥哥楊友登,都曾任佳冬鄉長,也算是政治世家。不過因為經歷228事件,楊友香對於政治並不感興趣。更重要的是,楊友香還曾與台灣獨立之父─彭明敏有過一段淵源,當彭明敏還在日本時,遭到盟軍轟炸而被炸斷左手臂,那時他擔任長崎大學救護隊醫師,率領護理人員搶救傷患,為彭止血和包紮,雖截肢能保住性命。

1915年出生的楊醫師一直到八十多歲都還在看診,雖說台灣健保制度實施後,他因沒加入健保而生意清淡,而現在林邊眼科早已不再營業,這棟樓房建築也因此成為閒置空間,供人憑弔。(圖文提供: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

永樂村-朝日酒家-林邊眼科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的頭像
    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金甘蔗影展 Golden Sugarcane Film Festival 2015第十屆金甘蔗影展

    金甘蔗影展協進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